华夏风云五千年 - 第一百四十二章 要说更始帝因为喝酒丢了江山
收藏备用网址:https://m.lazhaiwu.com
书接前文
捋顺了刘秀
咱们再回过头来说一说更始帝刘玄
前面我们讲过
公元23年十月左右
更始帝先后干了两件大事
一个是气走了赤眉军的领袖樊崇
一个是派出刘秀去安定河北
就在第二年
也就是公元24年的二月
在手下的建议之下
更始帝下令
离开洛阳迁都长安
这次迁都工作有点不太顺利
大军刚从洛阳出发的时候
在前面开路的马不知道受到了什么惊吓
是撒腿狂奔啊
结果有三匹马没搂住
撞到了宫门的铁柱子上
头破而亡
虽然这个前奏没有起好
可并没有影响到更始帝迁都的步伐
他们还是一路西行进了长安城
当时长安皇宫破坏的不是很厉害
除了未央宫被烧毁之外
其他的宫殿还都能用
所以那皇宫的场面和气势还是在的
更始帝到了之后
就住在了长乐宫
当他真正登上前殿
不由的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大殿是庄严肃穆
两侧有那么多的官吏手按裤线迎接自己
这些人自己都不熟啊
刘玄一下子就不自在起来
坐在位子之上
头都要低到大腿根了
好一副尴尬的场面啊
尴尬没有持续很久
很快更始帝从洛阳带过来的将军们就赶到了
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刘玄这才抬起头
左右动了动酸痛的脖颈
诸位将军
这是个好地方啊
你们都抢了多少东西啊
将军们七嘴八舌的就开始比了起来
这回
轮到原本站在大殿两侧的官吏们不自在了
他们都是长期在皇宫担任职务的人
那都是在朝堂之上见过大场面的人
可从没听到皇帝这样问话
更始帝也顾不上他们了
因为这个时候手下的李松和赵萌向他提出了建议
那就是
所有有功之人都应该封王
按理说
这不是个过分的建议
毕竟天下是他们帮助打下的
更始帝的这个皇帝也是他们权衡后的产物
此时朱鲔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觉得
既然陛下是继承高祖之业当上了皇帝
就该遵从高祖皇帝当年的约定
非刘姓宗室不能封王
朱鲔觉悟确实不低
可其他人不行啊
当不上王
那他们觉得自己都白干了
大家的意见就起了分歧
最后还是有人活了个稀泥
王是要封的
高祖的教导也不能忘记
就先封刘姓王吧
其他人排在后面
就这样
更始帝先是封了一些刘姓功臣为王
然后异姓功臣也被封了王
其中
朱鲔为胶东王
李轶为舞阴王
大家都很高兴
只有朱鲔还在坚持原则
我拗不过你们
阻拦不了你们当王
可这个胶东王
我是坚决不当
更始帝也只好变通了一下
改封朱鲔为左大司马
又封李松为丞相
赵萌为右大司马
因为更始帝娶了赵萌的女儿
又比较宠爱她
所以就把很多朝政之事
都交给赵萌代为处理
有人替自己干活了
刘玄这心就更宽了
以前自己的皇位是别人给的
后来自己的江山又是别人帮忙打的
现在自己皇帝的义务都有人帮忙尽了
那我就管享受皇帝的快乐好了
从此以后刘玄就培养出了一个新爱好
喝酒
他是整天的在后宫和老婆们喝酒作乐
有时候大臣有重要事情想找他商量
可皇帝喝的五迷三道的
根本就没法接见他们
实在被大臣们逼急了
刘玄就让身边侍候自己的人替自己搭话
那大臣们也不是傻子
一听口音就不是皇帝本人啊
所以他们对刘玄非常的有意见
这个皇帝不靠谱啊
现在天下还不都是他的
就这样放纵自己
那以后还怎么的了啊
其实这事情要说都怪更始帝吧
多少也有点冤枉他
因为酒这个东西
一个人是喝不嗨的
那皇帝刚迁都心情大好
肯定不是一个人喝闷酒
也是巧了
更始帝这后宫有一个韩夫人
这小娘们也是嗜酒成性
所以很对更始帝的胃口
这两口子就成了酒友
不但这样
那韩夫人喝了酒之后
脾气还特别大
她陪更始帝喝酒的时候
只要喝高兴的时候有人来奏事
她就会大发雷霆
你们怎么回事
没长眼睛吗
没看着我和皇帝干什么嘛
是不是成心的
说
是不是成心
这韩夫人是越骂越气
越气越骂
气着气着
她就抡起拳头把桌子都给锤破了
有这样的酒友老婆当陪衬
这更始帝当皇帝没多久就开始昏庸了
那这样下去
他的江山还能坐多久哪
咱们下回再说
书接前文
我们上回说到
更始帝迁都到长安以后
把朝中大事交给了赵萌
自己就整天的在后宫是饮酒作乐
那皇帝不管事了
赵萌就开始专权了
他是一手遮天作威作福
更始帝还对这个赵萌特别的信任
有那么一次
有人给更始帝进言说赵萌专权放肆
希望皇帝明查
更始帝一听就生气了
怎么
人家帮我干活
你就这么眼红嫉妒啊
你说他不好
这不是要抢我的酒杯吗
想到以后喝酒都要喝不消停了
更始帝是气往上撞
起身行拔出宝剑就要杀人
《后汉书》中没有记载那位仁兄有没有命丧当场
就是从此以后啊
再也没有人敢说赵萌的坏话了
看更始帝这么护着自己
赵萌就更加猖狂了
做事也更加的无法无天
有一个侍中得罪了赵萌
赵萌就明目张胆的把他揪出来要杀掉
正好被更始帝赶上了
刘玄也不愿意看到这样打打杀杀的场面
就让赵萌看在自己的面子上
放了那个侍中
可这个时候的赵萌
已经看透了更始帝
知道他离不开自己了
就没有给皇帝这个面子
朝廷里是有点失控了
那朝廷外面
驻守在外地的将军们
更是无法无天当上了土皇帝
更始帝的江山已经不稳当了
虽然当皇帝的这么昏庸
可手下有见识的臣子还是有的
有个叫李淑就冒死给更始帝上书
陛下
现在天下刚刚初步安定
天子的教化还没有普及到四方
这还是个困难的时期
当臣子的
都应该小心翼翼的行使自己的职责
朝廷的三公九卿
那应该是上应天上的星宿
下法地上的河海
他们都是代替天地行在人间行使责任的
陛下再看看身边的人
当初您定下千秋之业
确实是依靠那些草根班子
可此一次彼一时
他们打仗是行
可治国就是外行了
现在陛下要治理国家
应该广招天下英雄豪杰
按才能封官受爵
这才是正道
可现在朝中的情况是
所有的公卿之位
都是军官出身的人霸占
那些尚书之类的官位上
坐着的也都是一些平庸之辈
您让那些顶多能胜任亭长捕快的人
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
那是万万不可的
治理国家最重要的
就是能力和气质
您让他们去帮您治理天下
那就等于顺着木头去抓鱼
跑到深山老林去采珍珠一样
完全做不到嘛
长此以往
恐怕就有有人惦记我汉朝的江山了
陛下
臣冒死上书
绝不是嫉妒别人富贵想自己升官
实在是为陛下现在的施政方式感到惋惜
希望陛下能及时改正错误
学习周文王纳贤的美德啊
更始帝看完这封上书以后
气的把酒杯都给摔了
当时就下令
把李淑抓捕入狱
给朝中大臣做一个榜样看看
从那以后
更始帝就更不得人心了
有不少曾经依附他的人
都纷纷离他而去
那些带兵出征的将军们
在打下州郡以后
也私下里安排自己的亲信来做州牧郡守
基本上
更始帝已经失去了对自己国家的掌控
这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更始帝定都长安那年的十二月
有探马来报
说樊崇带着赤眉军往长安方向杀过来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哪
原来啊
头一年樊崇被更始帝气走之后
就离开了洛阳收拾起了自己的本部人马
他把赤眉军分为两部
分头打地盘抢粮食
是战果累累收获颇丰
虽说胜仗打了不少
可他手下的人大多数士兵故土观念比较强
都不愿意再打仗了
想要往东走回老家
樊崇一看这队伍要乱
就召集小头目商量对策
大家这么一合计啊
往东肯定是不行的
那要是回到了家乡
大家肯定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这军队就不存在了
听说更始帝现在在长安定都了
不如我们往西去攻打长安
要是能打下那么大的江山
有了大富贵
这一切就都好办了
商量好了之后
樊崇就下令西攻长安
那赤眉军攻长安解乡愁的策略能否奏效哪
我们明天再说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