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云五千年 - 第八十二章 晁错鼓励汉景帝削藩,诸侯造反后
收藏备用网址:https://m.lazhaiwu.com
刘启
是汉文帝的第五个儿子
按理说他很难当上这个继承人
可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原来汉文帝还在做代王的时候
和当时的代王后给刘启生了四个哥哥
可这代王后福气不够啊
在老公当上皇帝之前就病逝了
而后刘启的生母当上了代王后
这就是后来的窦皇后
汉文帝继位之后
不知道是家族遗传
还是什么其他原因
刘启的这四个哥哥陆续的生病死掉了
不管当初排到老几
在剩下的儿子中
刘启顺理成章的当上了继承人
后来还当上了太子
当然了
现在他已经是汉景帝了
汉景帝是幸运的
对内对百姓
他的父亲已经给他养足了民心
对外对匈奴
虽然没有能干挺人家
也能和对方保持一个良性平衡
汉景帝也是不幸的
因为他面对的是一大群子刘姓王爷
其实
汉文帝在世的时候
就已经觉察到了这个问题
也采取了一些行动
比如说
刘姓王中土地最广的
是汉高祖的长子刘肥
汉文帝就把刘肥的几个儿子都封了王
把刘肥的那些土地都给了他们
这样一来
虽然刘肥家的肉烂在了自家锅里
可再也能合在一起了
再比如说
汉文帝把自己的亲儿子
也就是汉景帝的同母亲弟弟刘武也封了王
刘武先是被封为代王
梁王刘揖死后
又把刘武改封为梁王
那梁国是拥有四十多座城池的大国
而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完全可以牵制其他诸国
拱卫京师
可惜
汉文帝还没来得及彻底解决诸王的威胁问题
就驾鹤西去了
这个重担就落在了汉景帝的身上了
其实
汉景帝当太子的时候
就一直在琢磨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了
因为他有一个好老师
晁错
晁错早就看出了刘姓王对大汉中央政府的威胁
汉文帝时期
他就屡次上书
要求朝廷削减诸王的封地
汉文帝很欣赏他
可是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晁错没有气馁
他转移了方向
把自己的削藩理念一点一点的灌输给了他的学生
直到他的学生登基为帝
汉景帝没有辜负老师
登基之后
先是封晁错为内史
对他言听计从
很多国家大事都和晁错商量
而后更进一步
把晁错提拔为御史大夫
晁错地位更高了
说话更有分量了
公元前154年
楚王刘戊来朝拜皇帝
晁错抓住机会
以楚王在为太后服丧期间为名
把他给抓了
还请求汉景帝杀掉楚王
汉景帝很通情达理
没有和楚王过分的计较
赦免了他的死罪
只是削去了他的一个郡作为惩罚
楚王收到这样的处罚不是偶然的
因为在这之前
赵王刘遂曾经因为犯罪
被削了一个郡
胶西王刘昂因为卖官鬻爵
被削去六个县
汉景帝的这番举动
让群臣对他另眼相看了
不过这才刚刚开始
因为他又要对吴王动手了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吴王刘濞
刘濞
是汉高祖本家二哥的儿子
这小子年轻时候就英勇善战
二十多岁的时候
他跟随刘邦平定英布叛乱
因为刘濞作战英勇
也因为荆王刘贾被英布所杀
没有后代继承王位
而且东南那个地方和京师距离太远
朝廷鞭长莫及
再加上那个时候刘邦的儿子们还都小
难以担当重任
刘濞就被封为吴王
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
刘濞运气真好啊
他治下的郡县资源丰富
不但产铜可以铸造铜钱
还能用海水煮出食盐
很快
刘濞的吴国就富得流油了
后来汉文帝坐了江山
刘濞就派自己的太子刘贤入朝
说是让他去陪陪太子刘启
联络一下本家的感情
结果就悲剧了
这个皇帝的太子和吴王的太子在一起
不但是读书赏月把酒临风
还经常切磋棋艺
有一次
这堂兄弟又在一起玩棋
不知道是不是吴太子经常输的原因
反正有那么一次他的棋局很占优势
这家伙就张狂起来了
是口出狂言
态度嚣张
太子刘启当时就火了
一下子失去了理智
抄起棋盘瞄准脑门
就砸了过去
真准啊
吴太子刘贤当场毙命
这事情被汉文帝知道了
他是大为恼火啊
这要不是自己儿子下的手
肯定就拿凶手人头给人家赔罪了
没办法
只好派人把刘贤尸体运回吴国
好让人家落叶归根啊
没想到
吴王刘濞不干啊
我儿子也是刘家人啊
既然死在长安
干嘛还送回吴国埋葬啊
他又让人把尸体运回长安下葬
经过这次误杀事件
吴王是伤心透了
他也依仗着这个事情
说自己病了
就不去京师朝拜天子了
汉文帝开始以为他是失去儿子
伤心过度了
就想关心关心他
可经过几次查探之后
发现这吴王根本就没病
汉文帝不高兴了
我儿子是不该打死你儿子
可你这样骗我
就是你的不对了
很快
替吴王进京朝拜天子的使者
被扣下了
这个时候
吴王有点受惊了
心里隐隐的有了想法
不过他并没敢行动
而是采取了另外的策略
那年秋季
吴王照旧派使者替自己进京朝拜天子
汉文帝又和使者打听吴王的身体情况
使者从容不迫的回答
吴王其实并没有病
只是
皇帝扣押了吴国的使者
吴王害怕受责罚
这才假装生病
还望陛下能体谅吴王的痛处
不计前嫌
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几句话是刚柔并济啊
汉文帝也觉得自己有些理亏
就赦免了被扣押的吴国使者
还赐给了吴王手杖
体谅他年老多病
以后都可以不用进京朝拜天子了
从此以后
吴王心里的想法
是越来越大了
吴王有想法
别人也不是傻子
最先瞄准他的
就是晁错
汉景帝继位之后
晁错是没少在他耳朵边念叨吴王
汉景帝当年打死了人家儿子
本能的也对吴王有防范心里
只是碍于吴王势力过大
一时不好下手
这才拿其他王爷先练练刀
削了他们一些地盘
现在刀法熟练了
也砍过几个靶子了
汉景帝决定
要对吴王动手
削他的地
那吴王那能等别人先动手啊
早在汉景帝练刀的时候
吴王就寻风索迹的察觉到了凉意
所谓先下手为强
刘濞早就动上了
他亲自去了一趟胶西
和胶西王刘昂约定一起造反
事成之后
二人平分天下
刘昂也害怕汉景帝割自己的肉
就同意了刘濞的建议
还联系了几个自己的兄弟王
准备时机一到
一起举兵
刘濞看胶西王这么上心
也深受启发
多个同伙多把力
他又派人前往楚国赵国和淮南国
和他们约定
只要机会来了
大家就一起抄家伙上
汉景帝没有让他们久等
很快
削吴王地盘的旨意
就到了吴国
吴王也不含糊
他干净利落的
杀掉了朝廷派在吴国的俸禄二千石以下的官吏
表示自己的决心
然后和楚王刘戊
赵王刘遂
济南王刘辟光
淄川王刘贤
胶西王刘昂
胶东王刘雄渠
公开造反了
这就是著名的七国之乱
这次谋反
可不是一般的谋反
他们是有组织有步骤进行的
吴王刘濞从广陵(今江苏扬州)起兵
把粮草囤积在淮南的东阳
而后向西渡过淮河
和楚军会和
这就形成了叛军的主力之师
之后
吴楚联军渡过淮水
向长安的方向进攻
其他的几个国家也不会闲着
胶西国带头
攻打齐国的临淄
赵国
则联系匈奴人
约他们起兵夹击大汉
叛军准备的很充分
进展很顺利
汉景帝很害怕
这个时候还能怎么办
汉景帝只好和老师晁错商量
该怎么收场啊
晁错倒是显得异常的冷静
陛下
没有别的办法
当务之急
只有出兵平叛了
汉景帝一想也是啊
人家抄着家伙过来了
我们也只好抄起家伙上了
可朝廷该派谁出征好啊
晁错腰板一挺
陛下
当年高祖皇帝在世之时
天下也发生过不少叛乱
都是高祖皇帝御驾亲征
兵锋所致
战无不胜
现在陛下应该向高祖学习
亲自操刀上阵
去平叛
至于京城大本营
就由我来镇守好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