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 第七十二章 轴承与来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轴承与来信

    劳动人民的智慧又让苏油大吃一惊,滚珠轴承的研发虽然尚未成功,但是程石两家工坊的人一合计,竟然将滚珠换成了短圆柱。

    滚珠轴承,变成了滚子轴承!大大降低了技术难度不说,还增加了轴承的抗压强度!

    滚子轴承折刀虽然用不上,但是已经完全满足了球磨机的要求!

    接下来的事情,苏油亲自作图,让程石两家立刻将轴承投入使用当中。

    程家向大型装备进军,开通水渠,开发出了可以利用水能的球磨机,日出观音土泥浆五百斤!

    石家则还是人力驱动,设备较小,但是精度极高,轴承加上螺纹夹具,旁边加上一把刀片夹具,加上精准到厘级的量尺,一台原始的车床,出现在了石家铁坊的一间屋子里!

    这可是加工柱形件和螺纹的神器。

    看过复杂而精细的刀具手工打磨程序,苏油又给自己喜欢的徒弟设计了两件设备,砂轮机和砂带机。

    砂轮机好理解,就是轴承带着一个圆形的砂轮旋转,用于打磨工件。

    这玩意儿其实玉工早就在用了,叫飞陀。

    但是有一个问题,砂轮的钢性会带动打磨的铁件跳动,只能用于粗磨。

    而砂带机则是利用两个轮子,带动一条环形的皮带转动,带子是用喷枪喷上胶液,然后均匀洒上各种粗细程度的沙子制成。

    一个轮子是可调的,可以在上好砂带后调节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将砂带绷紧。

    转动轮子,轮子之间的砂带成水平运动,并且由于砂带本身的弹性,可以抵消使用砂轮时的那种跳动,贴合性更好,可以满足打磨平面的需要。

    于是在打造好五柄羽纹花钢的剑胚之后,再磨出精致的剑条,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石通对这小师父已经比对自己亲爹还孝顺了,这两件东西,直接关系到铁器的产量,这是量级跳跃式的增长,两台机器,足能抵上新开五个铁器坊!

    这天苏轼和苏油就在铁坊,苏油指导石通,而苏轼在一边看热闹。

    石通和苏轼也混熟了:“大郎这是怎么了,天天来看我们工坊的运作,读书考进士才是正理。”

    苏轼挥着手不以为意地说道:“嵇康是大文豪,还不是一样亲自打铁,这是雅趣。”

    石通不信:“大郎这话说得,欺哄我措大呢。”

    苏油笑道:“这事情还真是有记载的,嵇康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钟会往造,嵇康不为之礼,而锻不缀。钟会良久乃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不用理会子瞻,我们继续聊四把火。”

    “所谓的四把火,是整体热处理的四种基本工艺,分别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比如要增加铁片的韧性,延展性,弹性,便要用到这个工艺,其实你应该是熟悉的。”

    石通说道:“对,退火后的铁片会变得很软。”

    苏油点头:“第二种叫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少了退火的保温过程,得到的效果同退火也很相似,只是得到的铁中组织更细,还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与弹性,这个对我们打造羽纹花钢很重要。”

    “羽纹花钢一旦成型,便不能再进行锻打,否则会改变花纹肌理的形状,因此只能打磨切削成型。”

    “而花钢如果太硬,打磨难度会大增,因此需要先将它变软,然后加工,这就要用到正火工艺。”

    石通点头:“那后边的两把火,便是让羽纹花钢重新变硬的过程,对吧师父?”

    苏油说道:“是的,不过我们只要求剑刃部分变硬,而剑茎部分还要保留一定的韧性,剑才不易折断,因此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淬火。”

    “办法你也已经用老了的,那就是……”

    石通福至心灵:“覆土烧刃!”

    苏油说道:“对,这样剑刃部分快速冷却,硬度加大,覆土部分冷却较慢,硬度不如剑刃,但韧性则过之。”

    石通咧嘴笑了:“这个我是熟手,就是不知道这名儿。”

    苏油说道:“这样得到的钢剑,脆性还是偏大,短刃比如折刀,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二尺四寸的法剑,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还需要将淬火后的钢剑在高于室温而低于蜂窝煤炉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便称为回火了。”

    石通赞叹道:“师父当真是欧冶再世,有了这四把火,五柄法剑,可谓天下神兵了吧?”

    苏油笑道:“别高兴太早,热处理有个毛病,就是反复高温,容易导致钢剑表面脱碳。我们之前就已经说过,铁中含碳量的多少,与硬度有直接关系。”

    石通一下子笑不出来了:“那怎么弄?”

    苏轼捡起一个小铁珠弹了他一下:“傻!以理推之,加工之前留点富余,弄好后再磨掉脱碳的那一层不就完了?明润我所言可对?”

    苏油笑道:“作把剑而已,又不是要求异常精准不可变化的物件!子瞻说得一点没错。”

    “理工的用处,便是在于指导生产。得到想要的东西,方法很多。但是通过最简单的办法,得到质量最好数量最多的产品,就是理工这门学问的追求——效率。”

    “你们要牢牢记住,这是一门致用之学。能想到将滚珠轴承改为滚子轴承,你们做得就非常好。这个思路务必保持,并且还要发扬光大!”

    这是门口跑来一个程家的小厮:“小少爷,小天师来信了!”

    苏油将信接过看了,又递给苏轼:“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苏轼将信打开,只见上面写道:“贤契如面:江边一别,短越旬日,如隔三秋。”

    “元素周期之律,兄昼夜揣摩,兼杂实验,渐有愚拾。”

    “盖铁与氧合,当得三物:其一色若蓝黛,以量较之,为铁三氧四;一作赭赤,当为铁二氧三。然以价理推较,当别有一物,为铁二氧一,然实验无得,未知然否,望弟妥告。”

    “另因汉字过繁,兄乃效弟之法,取道家符文,另作一表。其文以阴阳物性为征,善书善忆。兄弟至诚,当表天日,必知兄非欲僭妄,而欲夺弟之功也。”

    “附表与后,望弟一哂,不吝回教为盼。”

    后边加了一个奇怪的符号,应该是张天师的独门签书。

    苏轼看着随信附上的那张表格,问道:“什么玩意儿?看不懂啊……嗯等等,这第一个符文,当是至清上浮之炁……还有这个,木性而土质,古怪,非常古怪……”

    苏油见苏轼所指,先是氢,后是碳,就跟见了鬼一样:“你……你看得明白?”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