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第66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谢二人对视一眼,不禁莞尔,这叶弟真是有意思,话里话外还要抬一手和夫郎的感情,说什么遇到人家神仙眷侣,就差明晃晃把我和夫郎是神仙眷侣挂在脸上了。
    闵良骏擦擦汗:“不敢了不敢了。”
    瞧着叶弟这维护夫郎的劲儿,若不是他醒转道歉得快,恐怕叶弟先要套他麻袋了。
    周纪明和谢元德举起酒杯:“满饮此杯,将才的误会就让它过吧。”
    四人举杯碰了一下,经过方才小插曲,此时又觉关系上拉进不少,尤其是闵良骏,要不怎么说适当出小小洋相有助于破冰呢,叶周谢三人同列一甲,天然比他这个二甲榜首要来的热络,但经过刚才,感觉周兄和谢兄待他也比先前更近了,倒是有点那么点因祸得福的意思。
    ……
    授了官之后,第二日就要正常上班了。
    叶峥要去的翰林院在皇宫里头,松柏巷子到宫门口,腿儿着去约莫四十分钟,听着远,但这个距离已经算近,那些家境不好住在偏远地区的官员,每日花在路上的通勤时间,坐马车单程可能都要个把时辰,主要考虑到京城内街道上,马车是不能疾驰的,只能慢悠悠赶着。
    啥你说再远?
    直线距离再远,那就出了琼天府,住到京城外头去了,再穷的京官那也不至于。
    叶峥第一天去翰林院报到,是坐着家里的骆驼车去的,云清驾着骆驼把他送到宫门口,二人道别后瞧着叶峥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后才回家,接下来或出摊,或干点别的,现在阿峥每日都要去翰林院上值,他要自己打发时间了。
    在入翰林院以前,翰林院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但没有进来前,叶峥还真不清楚那么多翰林每日都做些什么。
    翰林院从外头瞧着就是一座综合性的大型藏书楼阁,透过窗户,有人在提笔写东西,有人在翻书。
    虽然很好奇,但叶峥不想刚来就给人留下个东张西望的不稳重印象,他的年龄长相已经够不压人了。
    他没有见到翰林院的一把手掌院大学士,接待他的是个约莫四五十岁,蓄须的中年人,自我介绍叫王犇,是正五品的侍读学士,也是叶峥的顶头上司。
    王学士为人温和,说话不紧不慢,给叶峥大体介绍了些翰林院的部门,职位等等,说的时候就一语带过,也没有详细讲,叶峥想问清楚些,他却说不急,慢慢都会知道。
    叶峥只好不急,谁知王学士说了没几句就要走,这可不行,他走了人生地不熟找谁去啊,叶峥只好又耐下性子,拦住人问自己的工作。
    王学士走到大门口,捋着胡子回头:“哦,差点忘和你说了,你分属到我们弘文馆,这弘文馆的日常事务多且杂,一次也说不清楚,不过你的事务是清楚的,看见那边单独的小室了吗?”
    叶峥顺着他指点看去,只见一排排小室就像办公室似的,大多关着门,王学士指的那间大约二十个平方,里头桌椅案几齐全,最显眼的就是那一排排架子上满满当当的书籍。
    王学士道:“那间是分给你的,里头是诗词间,你的工作就是看书,写诗。”
    “什么?”叶峥掏掏耳朵,以为自个儿听错了,“确定是写诗?”
    王学士肯定点头:“哪能错呢,错不了,你的工作是上头单独吩咐下来的,说是圣上爱惜你的诗才,让你多作绿素呢,小叶榜眼啊,好好干。”
    说完王学士就出去了。
    徒留叶峥呆立当场。
    圣上爱惜他什么?
    诗才?
    他确定有这种东西吗?
    还有……绿素。
    叶峥是知道绿素的,那是一种特殊的文体,用朱笔在青藤只上写,写完上供青天。
    弄了半天,他的成了个青词相公啊摔,这工作他可干不来,能不能求圣上换一份啊?
    第65章
    王犇似乎有什么要紧事,和叶峥说了没多会就赶着走,好在临走前给叶峥指明了他的办公室。
    虽然不明白皇帝此举何意,但好歹有个地方能待着,总比站立都不是要好。
    叶峥走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在那张红檀木椅上坐下来,屁股左右挪挪,觉得还挺宽大舒适的,桌案高度也符合人体工程学,把窗子打开一瞧,室内也亮堂,就算坐小室里伏案读书一天采光也够。
    看来这翰林院的楼阁在建设时就经过比较科学的设计,虽然这年代连科学这个词都没有出现,不过不妨碍古人有自己的智慧经验。
    横竖无事,叶峥干脆从书架上抽出书看起来,架子上的书一多半都是诗词不错,但还有小半是其他的,叶峥抽出本地理志开始打发时间。
    期间有侍童从外头进来,给添茶倒水,侍童瞧着年纪不大,约莫不超过十岁,但做起这些整理书册和添茶递水的活计已经很熟练,并不让人觉得吵闹。
    叶峥瞧着他整理书册的时候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分类也是诗词和诗词一块,史书和史书一块,显见得是识字的,就和侍童搭起话来,问他今年几岁,哪里人士,既读书识字,怎不继续念下去。
    那侍童都规矩答了,他自称叫墨砚,今年虚岁十,八岁以前在京城的衡华书院念书,后考了两次童子试都没过,家道又中落了,付不起书院的束修,好在为人勤勉乖巧,念书时同一位教书先生关系好,托了那先生的关系来翰林院做份工,如今每月能给家中拿回二两银子补贴家用呢。
    说起这些的时候,墨砚神情平和,言语间也没有流露出不能继续念书而要来伺候人的怨怼之色,只是静静陈述这份工作给家里的带来的帮助,墨砚还说他家中有个十四岁的阿姊,正是议亲和相看人家的年龄,京城女子出嫁普遍比其他地方晚些,十七八岁才嫁人的比比皆是,十七八的女子在溪山村,身后可能已经跟着娃娃了。
    墨砚希望自己在翰林院努力工作几年,能帮着双亲给阿姊备一份说得过去的嫁妆,叫阿姊以后在婆家也多受些看重。
    叶峥在现代时候听多了那种姐姐辍学打工供弟弟上学或者娶媳妇的故事,没想到来了思想最为封建的古代还能听到个弟弟努力工作给阿姊攒嫁妆的版本,一时听得心里感怀,墨砚打扫完出门的时候,就从怀里掏出二十个铜钱打赏给了他。
    二十个铜钱不算多,但也能抵得上墨砚一天工资的三分之一了,墨砚特别高兴地收了,说谢谢叶大人的赏。
    不过临出门还是回过头认真说:“我知道叶大人是心好同情我,不过同我一样有故事的侍从在翰林院也多,难不成叶大人听一个故事就要给一个,恐怕一月俸禄也不够发赏钱的,这是第一回我就收了,再有一回,我可不要了。”
    说完关上门。
    叶峥失笑,他竟被一个小孩子说教了。
    不过仔细想想墨砚说的也不错,这年代有悲惨身世的人多了去了,墨砚能来翰林院做些轻省活计已比其他人幸运,再说翰林院啥都不多只有书多,似墨砚这样已经在书院学习过的,若要再捡起书来总是有机会的。
    中午的时候,太阳晒进了窗户,叶峥从地理志里抬起头伸了个懒腰,正准备起来喝口水活动活动,门就被打开了。
    闵良骏从外头探进颗头,一瞧见叶峥就笑了:“叶弟你这里好清凈,竟然是单人小室,果然正七品的待遇就是不同,我那儿是六个人共享一间,地方比你这里大些,到底不如单独一间自在。”
    叶峥无聊了一上午,乍瞧见个熟人眼前一亮。
    闵良骏推门进来,嘴里说:“我听我们那屋的人说小叶榜眼分来了弘文馆,一听就知道肯定是你——咱俩有缘,我也分到弘文馆了,周兄谢兄没见着,叶弟知道他们分哪了吗?对了我们那屋都是修补古籍的,你这屋是做什么的?单独一间,必是特别重要的事务吧,让我猜猜,是不是给官家起草文书的?那你可有福了,经常能在官家跟前露脸,干他三年再不济也能在内阁混个眼熟,到时必定前途无量,和我这样苦巴巴熬资历的,就是云泥之别了,就我们那屋吧,有个熬了九年的,还是个修籍册的小小检讨,嗐。”
    一大串子话,叫叶峥听得不知道先回答哪个好,只好一样样说。
    “我也一上午没出去,并未见到周兄谢兄,兴许不在一个部门?”
    “我这屋工作没你想的高端,是写诗的,听说主要是写青词……我在诗词上的造诣,你也知道的。”
    闵良骏自然知道叶峥的诗词水平,圣上亲口说要打小叶榜眼诗词老师十板子,这已成了这届进士们的谈资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怎么自己都被分去修古籍了,叶弟反而被分到个写青词的活计呢?
    要知道写青词可是十分冷门的工作,大启道教不兴,一年举办不了几次法会,自然也就用不上几首青词。
    闵良骏问出心中疑惑。
    叶峥摇摇头表示他也不清楚:“听王大人的意思,说是圣上专门吩咐了让我学诗,写青词,但诗才好的人多了,比如周兄长于辞藻,豪迈奔放,又比如闵兄你,清新飘逸、浪漫激昂,再不然谢兄的诗歌沉郁顿挫,长于写实——圣上若真有需求,放着你们这些现成的人才为何不用。”
    非叫他去写青词,而且叶峥自己的长处和兴趣也不在这里,诗词是十分需要灵性的东西,没有乐趣和兴趣,就学上三年也只能弄些堆砌之作,变不成大家的。
    闵良骏也摇头表示不解,他也觉得官家的安排有点奇怪,但这话又不好说,不然岂不是敢妄议今上了,只能安慰叶峥:“官家这么安排肯定有安排的用意,反正翰林院本就是清闲地,我等有大把时间可以用来学习,叶弟就听话,努力学习写诗作词吧。”
    叶峥苦笑:“也只能如此了。”
    闵良骏拍拍叶峥的肩叫他看开点,又说:“别想这个了,到午膳时间了,听说这翰林院食堂的饭菜一向不错,只是从不对外开放,今天倒要体验体验。”
    叶峥点点头站起来,和闵良骏一起走出门:“兴许在食堂里还能碰见谢兄周兄呢。”
    翰林院的小食堂在西北边,属于翰林院综合建筑物中的一环。
    正是午膳时间,各位翰林从自己的工位上走出来,鱼贯入小食堂,叶峥和闵良骏初来乍到不认识地方,随着人流走准没错。
    二人刚走进食堂,就听得有人打招呼喊他们:“小叶,小闵,这里!”
    叶峥循声望去,只见谢元德和周纪明已经占了一张桌子,正在招手叫他们。
    二人走过去坐下,一张餐桌四四方方,四人正好坐满一张桌子。
    叶峥笑:“谢兄周兄,咱们四个又齐了。”
    周纪明说:“我和谢兄才还说起你们呢,我和谢兄分到两处地方,我是文书院的,谢兄是国史院的,我们也将将才在食堂里遇上,叶弟你和闵弟一块儿进来的,你俩分到哪儿了?”
    叶峥抬抬手,方便侍从把饭菜摆到桌子上,口中回答问题:“我和闵兄都是弘文馆的。”
    谢元德抚须:“你们倒是有缘,分到一处了。”
    闵良骏道:“我和叶弟真正有缘,我俩连家都住得只隔一条街,对了周兄谢兄,上峰给你们安排什么工作了?”
    谢元德笑着持起筷子:“我是国史院的,顾名思义,修史的,倒是正合我的脾性。”
    又指了指周纪明:“小周好,小周他们文书院专司给圣上起草文书,草拟诏文之类的,可是炙手可热的去处。”
    周纪明闻言摸摸脑门,谦虚:“倒也没有,我是新来的,那些可以面圣的工作轮不到我头上,李学士安排我给下头的庶吉士们值讲书文罢了,每旬轮到我三回,其余时间可以看看书学学政什么的。”
    叶峥闻言举起茶杯:“借用闵兄方才说我的话,周兄这状元果然与我等不同,这才叫前途无量呢!”
    几人以茶代酒碰了一杯,真心祝贺周纪明得了个好差事。
    饮过茶,周纪明问:“我们仨都说过了,只剩叶弟你了,你可得了什么好差事没有?我瞧着圣上对你多有青眼,就连说得话都比别个多些。”
    叶峥苦笑着摇摇头。
    闵良骏代他答了。
    周纪明听了也很不解:“如何让叶弟写诗呢,我观叶弟的策问做得极好,连我也自愧弗如,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叶弟长才并不在诗文呐?”
    周纪明有什么说什么,猜测道:“莫非叶弟你哪里得罪……了?”
    手指朝天比了比,看的人都懂,指的是皇帝。
    刚说完,周纪明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能,叶弟不过一届榜眼,何德何能得罪今上。
    谢元德到底年纪大些,他有不同看法:“小叶先别想太多,兴许不是坏事呢?”
    “难道还是好事?”闵良骏瞪大眼,“周兄那才是大好事呢!”
    谢元德神秘一笑,指指四周,摇摇手指,表示这个话题到此为止。
    叶峥也表示话题终止,这翰林院食堂人多口杂,哪能当着那么多人议论皇帝的事呢,话里带到一句还能说不留心,指着这个话题说就是自找麻烦了,还是慎言的好。
    “吃菜,吃菜。”
    第66章
    明光帝今年六十有七,从二十九岁登基至今,皇后妃子媵妾们一共给他生了六个儿子五个女儿。
    大皇子凌江晁年纪最大,今年三十五岁,母亲是淑妃,三年前先德皇后殡天,明光帝没有再立新后,如今是由淑妃携其他两位妃子统理后宫事宜,其中淑妃母家昌荣,又生了大皇子三皇女和五皇女,隐为后妃之首。
    大皇子颇有领兵统将之才,已经替大启击退过好几次北边的羌族进犯,在兵部工作。
    二皇子凌江瑞乃故去的德皇后所出之嫡子,也是大启太子,年纪比大皇子小一岁,如今掌着吏部,相当于把持着大启的人才库,胞姐是大公主,因大启的皇女有不可嫁王侯将相之家的传统,大皇女的夫婿乃是山阳县一县伯,嫁人后大皇女就去了山阳县生活,不在京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